杭州风景点

[编辑]

西天目山,位于浙江西部

苏州出发,沿机场路、通园路,途经吴江嘉兴杭州临安。7:00出发,10:30抵达天目山。农家饭庄可解决午餐,春天竹笋很新鲜,竹节中带有鲜竹水。由天目山快乐老家[link]带路买票可便宜20%。

山南大门入口买票,换乘专门的上山中巴,30人/车。汽车一上路即盘山公路,路况曲折转合,全是5--10度上坡,有360度急转弯,双向两车道。刚上山没多久,有一水库,公路在水库垂直上方,高差200米。升高到山顶后,突然急转弯,后侧豁然开朗,车旁出现深渊,道路沿悬崖修建,离下方一会所建筑顶部约300米高差。所以换乘中巴而非自驾,实有必要。40分钟路程到公路终点:龙凤间停车场,进入景区,步行下山。有导游。道路青条石码成,路宽1米,全是平路,台阶很少。

天目山位于浙江西北部临安境内,东西两峰山顶各有一池,终年不枯,形似人目,故名“天目”。主峰海拔高度1,500多米。有树习惯生活于水边,花朵似杨花,当地人称“水性杨花”。沿途有“半月池”,池形如初七之月。天目山大树很多,以“大树华盖”名扬天下,以其特有的杉、松、枫、杏闻名。特有物种柳杉,遍野生长,四季常绿,树形高达,树干粗壮直通,气势雄伟。天目山分布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巨型柳杉群落。沿路柳杉全部直径一米以上,树高达20多米。直径超过2米的树,也不过是天目山19棵大树中的老小。

石阶路分岔处中间有空地,生长一棵松树和一棵柳杉,根系纠缠,历时千年自然交织,人称“树根九龙壁”,被金庸先生戏称为“人际关系网”。前面是幻住庵,元代高僧中峰和尚宴坐草堂。中峰和尚云游天下,最后落足于西天目山,从此涧饮木食,闭门修行。接下来是天目山最著名景点:开山老殿。是西天目山狮子正宗禅寺旧址,创建于元代,由高峰、中峰师徒相继开创。年久失修,没有香火,殿内也无菩萨供奉。但殿西面的洗手间非常干净,据说是四星级厕所。殿门上有精美门雕,上为八仙故事。寺前台阶下有小观景台,台下面临百丈悬崖,崖下树林茂密,可隐约看见山下村镇和道路。

离开开山老殿后,石阶路不平整,高低坑洼,不太好走。之后时虎踞龙盘巨柳杉,直径2米以上,盘坐于一块巨石之上,自身绕成大圈,之后主根向北延伸四五米后复入地下,上看如蟠龙缠绕巨石,下看如猛虎盘踞石旁。沿路下山为五世同堂古银杏,有12,000以上树龄,古树周围,分别萌发出大小20多支幼苗,与大树组成五世同堂家庭。银杏生长周期缓慢,常祖辈种植,孙辈才能结果,故又称“公孙树”。银杏树形美观,树叶扇状,秋季树叶金黄,遍地黄金。银杏是中生代遗存物种,西天目山银杏,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。

五世同堂旁另有一树种,为天目铁木,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天目山独有,并仅存5株,被称为“地球独生子”。天目铁木旁还有一棵著名树木,是被称为具有浙江精神的香果树,从石缝中生长成参天大树,将石缝挤开,原应为树种掉进石缝发芽生根而成,成长后咬住岩缝,故名“根进石纹香果树”。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见此树后将其命名为“浙江精神树”。五世同堂旁悬崖下树木高大冲天,主干笔直,高度达50多米,叫“金钱松”,树木表皮呈现铜钱花纹。树叶秋季金黄,有冲天树美誉。岩壁上有一些长条石组成的阶梯,是以前武僧练功的登天梯,需手提水桶登梯。石阶长度仅30厘米,宽约15厘米。

一路沿石阶下行,途径路旁有并肩耸立两棵树,一棵粗壮,一棵纤细些,一棵高,一棵矮些,一棵雄壮,一棵柔弱些,一棵生机勃勃,一棵死去多时,这是天目山的“夫妻树”或“生死树”。都是柳杉,树干并肩而立,根部互相纠缠,有的地方甚至合二为一。

前为大王树,又叫龙袍树,树龄1,500多年,现已枯死,宋代时已被称作千秋树。传说乾隆下江南时登临天目山,看见大王树时惊讶于树身巨大,用自己的玉带测量,长度不够,乾隆欲砍倒大树拖下山测量。随同的庙中住持悄悄对大树说请稍微收一点肚子,果然大树好象听到,在一米高度地方树干变细,玉带刚够测量,乾隆于是封之为“大王树”。后众多香客得知该树封王,传言树皮可治百病,竞相剥取树皮,以至大树在50多年前枯死。但大王树上两根树杈上有小柳杉生长,应为柳杉树种落于大王树上,便于树身上发芽生根。大王树约8人才能合抱,树径约3米。

其下石阶更难行,此段石阶有上千年历史,是千年古道,尺寸较小,也不平整,颇有高低,且岁月侵蚀,全为黑色,表面光滑。道路两旁树林茂密,放眼全是两三人合抱的柳杉,也有金钱松,进入大树王国,难怪天目山“大树华盖闻九州”。

沿途又经“洗钵池”、“张公舍”。洗钵池是元代高僧高峰禅师洗饭钵处。张公舍是纪念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处,张道陵民间又叫张天师,传说是汉代开国元勋张良后代,出生在天目山,依老子道德经创立道教,且在天目山修行多年。之后是狮子口,因一巨石雄踞,形如狮子石首中部有一凹缺,故名狮子口。

前为眠牛石,据传高峰禅师初来天目山时,登山时遇绝壁险阻,有天突然听到山顶牛叫,寻思山上牛叫必有道路,于是攀崖而上,一直爬到山顶,但未见有牛,反倒只看到山顶上有形如卧牛巨石,于是名为卧牛石。旁有一亭,叫七里亭,到山下还有七里路程。从这里开始每到单数里程就有亭供休息。在这里旁有岔路,岔路尽头为一瀑布,并不壮观,为山溪水汇聚从山顶流下形成,却有一个非常雄化的名字:伏虎瀑,因旁有一巨石如虎蹲守。此溪水为天目山溪水之源。

沿路经五里亭、三里亭、一里亭,两侧全是双抱难以合围之大树,大概是前人为免日晒之苦种植。途经岩石下多有支起的树枝,当地风俗将树枝支越岩石下,可治腰痛。山下现有寺院:禅源寺,建于康熙年间,建筑雄伟,是东南佛教胜地,抗战时期为飞机炸毁,现正在重建,历史上曾与灵隐寺齐名,是佛教中韦陀菩萨道场。

本条目最后由 早早 更新于2009-03-13 16:28:19 查看历史版本

城市名: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价格范围: 宾馆名:
什么地方?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餐馆
  • 关  键  字:
  • 出  发  地:
  • 价格范围:
  • 行程天数: